《电子金融新闻》,7月19日,近二十年来促进利率市场化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改革的里程碑. 7月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从7月20日起单方面推出金融机构借贷利率控制措施,其中包括取消30%的借贷利率下限.
一些金融专家和银行专业人士向易财务暗示,央行单方面推出借贷利率控制措施符合市场预期,并通知央行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有利于减少实体经济. 融资成本,不会对银行构成更大的压力.
已形成消除借贷30%贴现利率下限的协调机制
根据中央银行的公告,此次单边借贷利率控制的内容包括: 首先,取消金融机构借贷利率0.7倍的下限,金融机构独立确认. 根据商业原则的借款利率水平;二是取消收据贴现率控制,改变以再贴现率为基础增加贴现利率确认点的方法,由金融机构独立确认. 第三,农村无偿合作社的贷款利率不再有上限.
其他方面,为了继续严格执行不同的住宅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购物中心的健康发展股票配资,中央银行暗示将暂时不调整个人住宅借贷利率的波动幅度.
在这方面炒股的放证券公司有利息吗,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元正和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年年向易财经暗示,央行这次单方面推出了借贷利率控制措施配资平台,符合市场预期.
“中央银行去年两次调整了利率波动空间. 一年后,在银行和客户协商价格之后,借款利率的波动保持在10%不变,表达了现在的协同定价机制. 基本结构是央行认为没有必要为利率波动设定下限. ”曹元正说.
去年年中,央行曾两次对利率在30天之内的波动范围进行调整,这是推动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信号. 2012年6月8日,中央银行首次扩大了存贷款利率的双向波动空间,将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下调利率为下限. 基准利率的0.8倍. 此后炒股的放证券公司有利息吗,在7月6日,进一步将借贷利率波动的下限降低至0.7倍.
实际上,自1996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推进了近二十年. 2004年10月29日,中央银行首次启动了理论上的“借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 借款上限被取消,下降幅度是基准利率的0.9倍. 存款利率没有限制. 在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的波动限制在30%以内.
如果扩大利率波动幅度的两项行动敲响了利率市场改革的号角,那么这种单边推出利率控制的迹象表明利率市场改革现在已经进入实质. 性的关键阶段.
“富裕表示,这项严厉的政策改革表明央行已朝着实际利率市场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盈达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孝表示.
中央银行认为,这次取消借贷利率控制的原因是,已经存在进一步促进利率仲裁的宏观和次要的不利条件. “从宏观角度来看,当时中国的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物价水平保持不变. 这是进一步推进学科改革的有利时机. 从微观角度来看,随着稳步推进在近年来中国金融学科改革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金融约束条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独立定价一直在推进,企业和居民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市场定价的金融环境. ”中央银行的有关人士说.
银行短期内不会受到压力,从长远来看,它们需要改变其运营方式
长期以来,银行业的高营业利润一直引起争议,这一次取消借贷利率下限将影响依靠传统盈余,金融手段的国内商业银行. 专家和银行专业人士人们有自己的见识.
一方面,大多数金融专家向易财务暗示,单方面取消对借款利率的控制不会给银行带来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对金融机构的挑战也可能会加剧.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指出,放开借款利率限制可能会导致短期内市场利率上升.
“现在来看,某些职业的借贷需求仍然相对强劲. 尽管经济前景并不乐观,但某些职业对信贷的需求相对低迷,但总体而言,信贷需求仍相对稳定. ”练平向易财务暗示.
他指出,在第一季度,尽管整个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略有波动,但仍比基准利率的上升幅度超过了50%. 超过十或二十,表示对信贷的需求相对强劲.
中信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孙建林也向易财务证实,商场对信贷的需求仍然比较强劲. 实施借款利率控制后,银行借款利率上升的可能性会更高.
廉平认为,既然大型国有企业必须与银行协商价格,取消借款利率下限后,会对银行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压力不会太大,因为银行仍然对中小企业进行强力讨价还价.
“从短期的角度来看,当时采用的上述利率改革方法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相对较小. 即使在最初的30%较低的借款波动范围内,商业银行的波动也是如此. 借贷利率仍是基本面. 在10%以内,而下降的比例仅占10%. ”国务院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银行业专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树松说.